標題:

安使之亂漢宣仁貴的內容

發問:

可以跟我說安使之亂和宣仁貴的內容ㄇ?因為我需要在五天內知道

最佳解答:

aa.jpg

 

此文章來自奇摩知識+如有不便請留言告知
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5%AE%89%E5%8F%B2%E4%B9%8B%E4%BA%82 安史之亂的介紹 薛仁貴 薛禮(614年-683年),字仁貴,絳州龍門(今山西河津)人,中國唐朝貞觀年間的著名將軍。是南北朝時期北魏名將薛安都之後,出身於河東薛氏世族。 其父薛軌早喪,仁貴年少貧賤,以耕為業,妻柳氏(民間稱柳金花、柳銀環、柳英環或柳迎春)。 貞觀末年,唐太宗下令遠征高句麗,將軍張士貴招募士兵,所以薛仁貴應募從軍。在安市城(今遼寧海城南)阻擊援軍時,驍勇善騎射,穿上異於眾人的白色衣甲,手持方天戟,擊敗了高句麗莫離支淵蓋蘇文手下將領高延壽的20萬大軍。自此得到太宗賞識,升為游擊將軍,賜馬二匹,絹40匹。 唐高宗顯慶三年(658年),薛仁貴輔助營州都督兼東夷都護程名振,在貴端城(位於今遼寧渾河一帶)攻破高句麗,後來又與辛文陵在黑山擊敗契丹,被封為左武衛將軍。 662年,薛仁貴西征回紇九姓,有三箭定天山的說法。後鐵勒降。 乾封元年(666年),唐高宗派龐同善、高侃前去高句麗慰納,卻被襲擊。反擊高句麗後,被授為右威衛大將軍。670年,唐朝為了支持吐谷渾,出動十幾萬大軍護送吐谷渾王還青海,以薛仁貴為行軍大總管,噶爾欽陵調集吐蕃二十多萬軍隊迎戰,在青海湖南面的大非川之戰中,唐軍覆沒,薛仁貴被除名。之後,薛仁貴為雞林道總管,協助百濟殘餘,同新羅作戰,戰後貶為象州刺史。 開耀元年,出任瓜州長史。不久,授右領軍衛將軍,檢校代州都督。永淳元年(682年),曾擊退突厥阿史德元珍。 永淳二年(683年)病逝。享年70歲。身故後,朝廷贈「左驍衛大將軍幽州都督」,還特別製造靈輿。護送遺體歸還故里。 薛仁貴有子薛訥,亦是唐朝大將,也是《說唐演義》人物薛丁山的原型。 薛仁貴的故事廣為民間流傳,元代戲劇家張國賓寫《薛仁貴衣錦還鄉》雜劇。清代無名氏著有通俗小說《薛仁貴征東》(《說唐薛家府傳》)。 2008-09-15 21:42:16 補充: 版大,以後發問可以注意錯字嗎?

其他解答:

版大: 應該是薛仁貴才對喔! 薛仁貴跟安史之亂根本就扯不上任何關係喔!8081B933AEEFE995
arrow
arrow

    bgdwze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